绿道带你寻幽探芳
幽静的林间小径,雪花无声地融化,路上没有行人,一座座小木屋式的建筑点缀其间。这便是绿道。
绿道系统是北戴河新区的一大亮点。借鉴广州、成都等地的经验,新区于今年6月建成了这条全长12.6公里的绿道,绿道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目的是让城乡居民更便捷地亲近自然。在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人们可以骑自行车,或是走路,跑步,一路前行,林茂草萋,海风习习。
按照通行做法,建绿道必须遵循生态化的要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要素,这条绿道就是利用了原沿海公路两侧林地改建而成。刘海波介绍,今后还会沿着海岸线陆续延伸绿道,让游人在绿道中放松身心。每隔一段,绿道上还会像驿站一样设置休息、餐饮等基本服务点。
“就像电影《虎口脱险》里,飞行员在地下排水沟里划着船成功脱险一样,以后在新区也可以看得到。明年春天开工建设的前程五街就是采用综合管沟的形式,将所有管线全部集中到一条2.9米高的地下管沟中,用上几十年没问题。若干年后即使再进行道路改造,也不会出现刨开路面、到处挖沟的情形。”
为了规划、建设好新城区,北戴河新区邀请多家国际国内高水平设计单位,许多没有先例的新理念已经变为现实。于是,新区有了许多个河北省乃至国内的第一:新区旅游接待中心暨总部经济会所采用了欧盟绿色标志认证的建筑标准,体育休闲公园是夏季蓄热、冬季释热的蓄能建筑……
构建特色滨海新城区
刘海波曾参与北戴河新区的规划编制,他告诉我们,在秦皇岛市2008—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加快滨海地区发展,增强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经过几年的充分论证,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在我市西部滨海地带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北戴河新区的战略构想。
在一份近日通过的北戴河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以旅游视角规划新区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中遵循以旅游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原则,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布局总体定位成沿海旅游度假带、中部产业发展带、西部生态农业带的结构。
在刘海波看来,北戴河新区的发展定位体现在许多个“新”字上,如人文生态新亮点,城市发展新空间,特色滨海新城区等。“生态、绿色、节能、环保是这个区域的特色,不仅是现代化的新城区,也是一个高端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所以我们的规划理念不同于常规,像道路两侧会预留10米的绿化景观带,在体现旅游服务功能上也有许多考量。”
龙须沟变成了香溪河
北戴河新区的香溪河边,渔船停泊在岸边,几只不怕冷的海鸥在河面上低回。
“这条河原来叫人造河,是上世纪30年代开挖的。过去多年没人治理,河水又黑又臭,河里杂草丛生,垃圾漂浮,当地人说,臭味老远都能闻得到。后来,人造河改造工程动工,一个多月的时间,清运河道内淤泥和垃圾,修建截污堰和拦污网,对沿岸进行绿化美化。同时将上游31家塑料颗粒生产企业全部关停,3家造纸厂停产治理,彻底消除了污染源。现在,人造河河面加宽了,河水质量从劣五类达到四类,河里又有了鱼虾、水鸟,藻类也开始生长。”香溪河是北戴河新区对12条入海河流整治的开始。
“除了这条香溪河,其余河流均保留了原有的名称。北戴河新区虽然是一个全新概念的城区,但在这里,会尽可能地保留历史元素和传统风貌。”刘海波希望,保护与创新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很好地融合。“我们有优质的沙滩海水浴场、茂密的沿海林带,还有潮汐河口、滩涂湿地等自然资源,这些都是新区的宝贵财富,一定会严格加以保护的。新建建筑尽量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的理想是让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能记住一条路,或者一栋别致的建筑,记住新区。”